产品展示
爱游戏app体育成都工业化再出发:挺起制造强市硬脊梁︱秀言城事
推进大会,这是继2022年召开全市推进制造强市建设大会之后,成都又一场高规格的产业大会。
不仅如此,成都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定把工业立市、制造强市作为实体经济发展“一号工程”。此次会议提出,坚定工业兴市、制造强市目标不动摇,大力推进,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
2022年,成都市专门召开推进制造强市建设大会。成都市委书记施小琳强调,做大做优做强制造业已成为提升城市发展质量、赢得竞争主动、维护经济安全的关键所在。要深刻认识制造强市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清醒认识自身推进制造强市的优势基础和短板弱项。
发展制造业的现实紧迫性在今年体现得尤为明显。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1~4月,成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9%,这一增速在全国万亿GDP城市中排名靠后。而2023年全年,成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1%,在26个万亿GDP城市中排名第16位。
工业增速的下滑也影响到成都经济增速。今年一季度,成都市实现GDP551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0%。这一增速既低于全国5.3%的增速,也低于四川省6.1%的增速,省会城市的支撑力减弱。
而从万亿GDP城市的表现来看,工业表现好的城市整体经济增速都较高。比如,今年一季度,苏州规模以上增加值同比增长11%,GDP增速增长7.9%;深圳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比上年同期提高7.0个百分点,GDP增速则为6.4%。
目前,在已经公布1~4月经济数据的16个万亿GDP城市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超过10%的城市就有4个,分别是郑州、合肥、福州和苏州,它们分别增长了14.4%、13.5%、10.7%和10.6%。
其中,郑州市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7%,拉动规上工业增长13.5个百分点。
成都以3.9%的增速在全国万亿城市排名靠后,是什么原因导致成都的增速下滑?
1~4月,成都五大先进制造业增长2.4%,其中,电子信息产业下降4%、装备制造业仅增长0.4%。电子信息和汽车制造这两大支柱产业支撑力减弱,拖累工业的增长。虽然这相比1~3月的数据有所好转,但与往年及其他城市相比,成都今年工业面临比较大的压力。
根据成都2023年统计公报,该年成都电子计算机整机产量5221.4万台,下降27.5%;集成电路78.6亿块,下降12.2%。这些也导致其进出口下降,2023年成都全年实现货物进出口总额7489.8亿元,比上年下降9.7%。
事实上,成都工业短板既是现实问题也是长期课题。成都工业长期以来存在发展不充分的问题。
从建国初期到三线建设时期,成都的工业体系和城市经历了巨大的转型。成都由消费型城市转变为具有现代工业体系的城市,工业门类比较齐全,特色比较明显——以电子工业、机电等为代表,而不是以重工业见长。
在2008年以后,成都在电子信息产业和汽车制造业等吸引大量产能,经济快速增长,但是,在国际政治、产业转移和技术变革下,成都在电子信息产业还没有找到新的增长点,而汽车产业没有抓住新能源汽车这轮产业变革,形成了目前的局面。
根据成都市统计公报,2023年,第一产业增加值594.9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6370.9亿元,增长3.0%;第三产业增加值15109.0亿元,增长7.5%。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8%、15.4%和82.9%。三次产业结构为2.7︰28.9︰68.4。
第三产业占比高往往被认为经济发展水平更高,现在国内主要城市第三产业在GDP中占比都较高。但是,有的城市是从第二产业占据主导地位逐渐发展过渡至第三产业占据主导,上海二产占比最高超过六成,而很多城市第二产业从未成为主导。
第一财经梳理历年统计数据,成都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在GDP占比中从未超过50%。第二产业包括工业和建筑业,也就是说,成都三次产业结构转变并不是在工业充分发展后的转变,而是工业发展尚未完全充分之后占比就急速下滑。
在5月20日的大会上,施小琳表示,当前,成都工业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闯关期、动能转换的关键期。要锚定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目标,鲜明工业扛大旗、挑大梁的产业导向,提升先进制造业比重,全力打好工业高质量发展攻坚战,坚决挺起制造强市的硬脊梁。
成都市市长王凤朝表示,要坚定实施工业立市、制造强市“一号工程”,把推进当作头等大事,以最大力度、最快速度,整体提升先进制造业规模能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新的“四梁八柱”。
事实上,成都本身就具有发展工业的良好基础条件,从区位和地理条件上看,成都处于中西部区域中心、人口基数庞大、拥有庞大内需市场;从产业基础条件来看,成都工业门类比较齐全、科技创新资源丰富、资本人才大量流入等,这些都是成都发展工业和制造业的优势。
从产业方向上来看,成都希望继续在电子信息产业和汽车制造业上保持优势,在电子代工企业产能压减、笔记本电脑等终端产品产量下降之际,成都希望在新一代显示技术、集成电路、汽车制造等领域取得新的突破。
今年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支柱产业提能发展,加快建设中西部集成电路产品验证中心,支持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企业扩能增量、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试点运营,力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提升至1.3万亿元。
电子信息产业是成都第一个万亿级产业,是成都最有优势的产业。这里形成了以英特尔、富士康和京东方为龙头的集成电路、笔记本电脑和显示面板产业。在显示领域,成都已经成为国内新的一极,是未来新的产业增长点。
今年1月10日爱游戏app体育,总投资630亿元的方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在成都开工,这是四川省迄今投资体量最大的单体工业项目。项目建成后,成都将成为全国最大的柔性面板生产基地,同时将吸引一批上下游企业在蓉集聚。
此前,方在成都建成国内首条、全球第二条已量产的第六代柔性AM生产线亿元建设车载显示基地项目。成都车载显示基地已于2022年投产,该模组基地达产后年产车载显示屏约1500万片,能够覆盖5英寸~35英寸的液晶车载显示模组。
根据官方资料,成都已经构建起从玻璃基板、面板制造到终端应用完整产业链条,涵盖柔性显示、液晶显示、激光显示等多个领域,产业完善度达70%左右,本地化配套率达40%,产业规模全国占比超过15%,成都造高端柔性屏占全球近50%。
而在汽车,成都没有抢到一家整车企业,但是,成都也在积极争取新能源落户,同时,推动在蓉传统汽车制造企业推进电动汽车的产能增长。不仅如此,成都也在着眼未来,发展新兴产业。
5月25日,吉利科技集团与成都高新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沃飞长空全球总部及生产制造基地项目落户成都,推动自研eVTOL产品生产制造,围绕低空出行领域开展全面合作。未来将共建低空经济产业园及产业基金,打造产业集群。
是今年以来的新产业热点。成都提出,要用好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改革试点成果,激活通用航空、工业无人机等产业优势,打造西部低空经济中心。
成都还提出,发展壮大2个国家级和12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建设重大新药创制试点示范二期、轨道交通智能装备产业园等项目,推动航空航天、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强链延链补链,力争轨道交通、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分别提升至450亿元、750亿元。
不仅如此,塑造未来产业竞争优势,聚焦未来交通、泛在网络等6个重点方向,推动先进核能、类脑智能、卫星互联网、量子科技等24个细分领域加快突破,布局一批未来产业孵化加速园区,让更多新技术相约成都、遇见未来,让制造业成为成都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爱游戏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