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爱游戏平台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挑战与趋势的智库分析及中国借鉴
爱游戏app体育后疫情时代的现代城市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在全球政治格局动荡、经济形势严峻、城市人口超载的背景下,为人类永续发展,亟待推动全球城市整体性变革。通过吸收物质人才资源、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创新潜力,创建一个绿色环保、数字智能、和谐包容的未来社会,早日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本文借助德勤(Deloitte)2021年底所发布的有目标的城市未来——2030年塑造城市未来的12种趋势报告,在分析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和未来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相关建议。
众多数据表明,到2030年高达60%世界人口将聚集在城市,对缓解城市人口增长压力和重大社会风险、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出严峻挑战。在全球政治格局动荡、经济形势严峻、城市人口超载的背景下,为早日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德勤(Deloitte)提出一套完整的未来城市发展构想以推动全球城市整体性变革,通过吸收要素与人才资源、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创新潜力,创建一个绿色环保、数字智能、和谐包容的未来社会。
到2030年,预计全球60%以上的人口将成为城市居民,其中三分之一将生活在50万人级的大型城市。城市扩张和人口增长与随之而来的环境恶化、经济衰退、财政赤字、社会分裂、种族隔离、安全风险等重大社会问题,成为当前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与共同威胁。
一是住房供需失衡。全球人口基数极速增长并向城市迁移,造成城市住房供给出现严重短缺,加剧了超大城市的流浪者问题。同时,2015年至2020年期间,32个特大城市的家庭收入中位数仅增长了8%,而平均房价上涨了24%,导致非正规住房市场的崛起并由此滋生众多社会危险事件。
二是技术与人才缺口。世界经济论坛(WEF)预测,到2022年将出现约1.33亿个新工作岗位,涉及人类、机器和算法互联,并导致难以忽视的高新科技技能缺口,数字城市建设需要更多具备良好数字素养的远程工作者和技术人才。
三是网络安全风险。提升城市数字化治理水平能够为居民提供更优质、人性化的公共服务,但与此同时,随着数字物理基础设施的规模化建设,城市运行系统也面临更严峻的网络安全挑战。2017年至2019年全球网络攻击总量增加约63%,造成超过100万美元的经济损失。
四是财政预算紧缩。公共基础设施的财政投入不菲,这使多数经济薄弱的发展中经济体杯水车薪。然而据世界银行估计,新冠疫情直接造成全球城市收入下降15%至25%,导致地方政府将面临极其严峻的公共投入预算限制。城市必须积极探索多元收入来源,并有效利用公私伙伴关系(PPP)的创新模式。
一是城市化与特大城市问题。全球特大城市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资源稀缺、碳排放增加和基础设施负担过重等连锁性问题,也催生跨国经济兴起和新型城市样态,如多中心特大城市。联合国预计,到2030年城市人口将占世界人口的60%以上。
二是人口老龄化与医疗健康。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断加重医疗保健和社会保障体系的负担,适龄劳动力群体规模迅速收缩。
三是社会隔离、分裂与不平等。疫情常态化严重阻碍全球繁荣发展进程,预计到2020年将新增8800万人口陷入绝对贫困。城市规划政策已无法满足当前现实情况,严重影响的生存处境,并使其失去对洪水、暴力、封锁等极端风险的个人抵抗力。另外,城市的社会隔离和分裂现象进一步加剧,亟待解决性别、种族等方面的社会不平等问题。
四是社会迁移与流动性。特大城市人口流动是影响公路运输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主要因素。过度城市化和汽车依赖性是导致城市道路拥堵的主要原因,并引起城市居民对有害气体排放和生命安全的担忧。
一是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是影响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隐患,目前城市的能源消耗量约占全球能源总量的75%,约占二氧化碳排放量的70%。因城市扩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导致海洋酸化和气候变化的严重环境灾害,不断威胁自然生态系统的复原力,并导致海平面上升,沿海城市将首当其冲。
二是土壤退化。土壤侵蚀不仅造成土地丧失、河道污染和生态系统受损,也最终影响全体人类的健康福祉。
三是废物处理。在消费主义盛行的社会背景下,商品生产过剩和一次性材料使用是导致废物处理危机的主要原因。垃圾填埋的废物处理方式会严重污染地下水和附近的生态系统。到本世纪中叶,全球废物存量将增加约70%,其中一半或将来自城市。
四是空气污染。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呼吸被污染的空气,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全球每年约700万人死于空气污染。
当前全球城市面临的共同挑战为所有人敲响警钟,在后疫情时代背景下,亟待推进城市更新与变革,以更好、更绿色、更公正、更包容的方式,重建一个使最大多数人宜居的理想之城。
目前城市问题往往由人口密度高、高层建筑林立所导致,因此亟需重新审视城市结构和功能,以确保城市生态系统的恢复力,提升全体人民福祉。未来城市设计将以人为本,注重公共空间的绿色规划,打造街道绿树成荫,空间灵活多样的生态城市。未来将从修建自行车行人共享通道、重建社区广场和空中花园、增加中心城区植被种植面积等方面着手改造,这些举措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城市热岛效应,而且为全体城市居民提供一种新型生活方式和健康出行选择,保障人人享有可持续的城市生活。
众多数据表明,生活环境是影响个人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城市有责任利用技术切实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帮助促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实现人类永续发展。未来城市将着力打造智慧健康社区(SHC),使建设社区居民疾病预防与健康福祉的统一平台,使城市逐步成为辅助传统医疗体系的社会实体。通过数据共享、打通信息网络,建设统一的健康大数据集成平台,使各职能部门共同协作,及时进行疾病风险预测和健康影响评估,制定总体性居民健康计划和具体解决方案,利用数字技术赋能社区健康管理和全体福祉。
超大城市的高度流动性造成人户分离、职住不均、钟摆式交通拥堵等重大城市问题,“15分钟城市”理念能从源头上解决上述问题,打造包容、普惠、宜居的现代大都市。“15分钟城市”是指将城市便民基础设施与服务规划在15分钟步行或骑行可达范围内的一次理念创新,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灵活性。城市设计者可根据本地的文化环境和居民需求,在步行或骑行15分钟范围内,提供多元的便民服务与公共设施,包括住房、医疗、教育、购物、餐饮、绿色空间、步行骑行路线等,实现公共服务供给均等化。此外,“15分钟城市”由完整互联的各个社区组成,有助于重建人与社区的联结,增强社区归属感。最后,“15分钟城市”有利于破解超大城市的资源集中性问题,减少碳排放,降低非必要需求,推动便民宜居型城市发展。
预计到2030年,共享出行和自动驾驶的技术发展已趋成熟,智能低碳出行将成为城市交通的大势所趋,将提供未来城市地区超80%的驾驶里程数。未来城市设计将打造数字智能、清洁低碳、自动联运的移动出行方式,建立移动出行服务数字平台,鼓励电动汽车消费,增设步行和骑行空间,最大程度上满足城市居民多样的出行需求和移动方式选择,使其能够根据自身偏好预定出行计划,有效缓解城市拥堵,达到节约能源和减少气体排放的绿色生态水平。
城市人口异质性、资源配置极度不均和社会阶层固化使社会隔离与极端分化的城市危机不断加剧,引发各种重大社会风险,社会稳定问题亟待解决。未来将建设人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包容型城市,具体从三方面减少社会不平等:在空间包容上,提供经济适用性住房、用水和卫生设施等;在社会包容上,赋予人人平等权利和社会参与权等;在经济包容上,创造就业和技能培训机会等。数字技术是促进包容性社会建设的强大力量,使实现社会融入和提升社会信任的有力支撑。
全球城市经济正处于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新发展阶段,发展新兴产业,激发城市创造力,需要新兴生产要素、组织形式、资源配置和生产工具,因此吸引优质人才成为未来城市战略重点。未来将建设创新型城市,使城市成为高素质科技人才高地和数字经济孵化基地,为技术先导型企业、科研院所、社会组织和广大市民搭建一体化协同合作平台,持续统筹公共服务、市场服务、创新服务和线上服务的城市服务一体化体系,完善“政、企、产、学、研、融、服”的产业生态圈,加快推进颠覆性数字技术的实施应用,促进产业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
资源是影响人类繁衍与城市永续发展的关键性要素,因此未来城市将形成基于生命循环系统的经济模式,发挥循环经济对资源安全的支撑保障作用。未来将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逐步将经济活动与有限资源消耗脱钩,通过实现资源共享、再利用和恢复的良性循环,发挥资源的最大使用价值,创造经济收益和就业机会,提升城市的宜居性。同时,为应对粮食供应难题,未来还将采用本地生产模式,利用屋顶高低和无土栽培等技术发展现代农业,保障城市粮食生产稳定。
建筑与基础设施的建造始终是影响城市气候变化的直接因素,目前全球仍有约75%的存量建筑能源效率低下,因此应加快推进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可再生的建筑设施建设。未来城市将数字赋能绿色低碳智能建筑和基础设施,构建集电力、照明、 空调、给排水、消防、运输、保安、车库管理于一体的内部智能化系统。另外,通过优化能源配置,推广分布式发电和储能系统,使建筑成为城市能源运行体系中的一项有机体,产生的废物废水也将再次循环并为城市运行提供动力,达到建筑、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历史证明,人类只有共同合作才能抵御危机浩劫,实现永续发展。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应始终坚持凝聚多方力量,才能建设以人为本的包容型城市。未来城市将搭建协作共治平台,将政府、学术界、企业、社会组织和基层群众等多元治理主体相联系,将城市居民自治与多方协同共治相结合,增强群众社会参与的积极性,打破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层级结构,优化资源利用效率,打破自上而下的治理体系,提高群众社会满意度,共同推动城市建设的创新工程。
在5G技术的驱动下,未来将基于数据驱动重新定义城市运作模式。未来城市将搭建智能化城市运行统一集成平台,依托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基于基础设施爱游戏平台、运营、数据三位一体模式,对各市政垂直领域的数据进行深度整合、处理并预测,分析研判城市问题,预先获取城市居民需求,优化城市服务流程,为基层治理减负增能,显著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居民满意度,实现一网统管的智慧城市治理图景。
近年来,随着城市对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服务的高度依赖,数据共享导致的结构性漏洞不断侵害城市公共安全,网络威胁极速攀升,造成大量公共财产损失,暴露了智慧城市的致命弱点。未来城市将数据治理提升至数字产业发展的政策高度,在提升硬件方面,将加强网络安全保障基础,构建数据底座,强化跨领域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机制,提升监测预警、应急指挥和攻击溯源的实战能力;在提升软实力方面,将强调提高全民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制定具有实质性的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政策规定,保障数字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数字生命安全。
为保障城市运行安全和居民个人安全,未来城市将建设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城市公共安全预警防护信息网,凭借生物识别技术和面部识别技术的高速发展,依托智能摄像头和视频监控系统的全面覆盖,实现基础信息的全域采集和自动分析,全维、即时感知城市安全风险隐患,并调动相关职能部门、刑警力量、社会服务力量等多元主体进行事先干预治理,全方位提升城市应对特大自然灾害和社会风险的应急处置能力。除此之外,人工智能也将应用于城市收费、设定气体排放区等可持续发展领域。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保障未来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全球生态目标的必由之路,也是满足城市居民日益提升的物质文化需求、建设生态宜居的公共空间的必然要求。“无废城市”是一个以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减少废弃物产生为目的所构成的理想城市模型,强调通过顶层整体规划、配套基础设施和创新生产方式,实现更高效、协同和可持续的废物管理和资源利用体系,达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性。“无废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技术创新、循环经济、可持续建筑、数据管理和决策支持系统以及社区参与和教育等关键领域,因此需要推动政策主体、科技主体与社区主体的协同参与。在相关政策法规支持下,多元治理主体参与到循环经济全流程,创新科技解决方案,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发挥绿色资源的市场机制作用,激发社区居民参与意识,形成上下互动、内外结合的绿色城市发展格局。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技术的迭代发展,城市运行智能化转型和社会服务数字化升级成为未来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而规避由数据联动所产生的网络安全风险也成为关系到我国社会长治久安、人民生活幸福的长期议题。推进智慧城市的安全运行,应强化政府的主体责任,从顶层设计上打造智慧城市网络安全的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三位一体建设;应联动多方参与主体,搭建“一网统管”等城市安全运行大数据平台,集中统筹安全需求、安全资源、安全能力和安全机制;应健全网络安全闭环处理与风险评估机制,对智慧城市网络安全的风险态势通报预警和协同联动;应构建城市安全大脑模型平台,以数字孪生技术探索构建事前预警、事中响应、事后恢复的联动防护机制,不断织密城市数字信息安全网。
提升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推动公共服务供给均等化是中国“十四五”规划纲要的重点所在,也是实现我国城市居民安居乐业、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重要保障。中国包容型城市建设,应不断加强平急两用基础设施的建设、升级与改造,提升人文关怀配套服务质量,切实满足不同文化背景、性别、年龄的居民需求,并以社区为单位打造“15分钟生活圈”,实现社区供需动态平衡,加快推动消费功能、社交功能、服务功能、文化休闲娱乐功能全覆盖,提升公共健康卫生服务、市民文娱活动交流、日常生活服务的便利度,从源头上缓解流动性社会的诸多城市问题。
作者:陶希东,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城市区域治理、社会建设与管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