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研究
爱游戏平台推进“一带一路”往深里走 往实里走 往心
(记者刘昀昀)11月15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评论工作局指导,光明网主办的“‘一带一路’这五年”中外学者交流活动座谈会在西安举行。喜马拉雅对话和领导基金会主席布迪•普德•沙玛,中国网德文专家菲利克斯•雷曼,中科院战略咨询院学部咨询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万劲波,外交学院教授熊炜,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许勤华,中国日报网外文专家乔斯林•艾肯伯,上海社会科学院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社会科学》杂志社社长胡键,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助理刘倩,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晓泉,中国前驻吉尔吉斯斯坦、拉脱维亚、哈萨克斯坦、乌克兰大使姚培生,保加利亚新丝绸之路创新创业协会主席尼古拉•马林诺夫等专家参加了活动。
各位专家学者围绕“一带一路”五年来的创新成就,以及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问题等展开研讨。光明网摘编专家的部分精彩言论,以飨网友。
布迪认为,自从习主席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它向发展中国家发出了经济、文化、技术合作共赢的积极信号。尼泊尔处于重要的地理位置,由于其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状况,可以成为中国和南亚之间的桥梁。
他提到,当前,中尼两国政府正本着相互理解、合作共赢的原则,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精神,共同制定多项多边合作协议。加强两国高层领导人和高级官员互访,有助于两国关系更加牢固和富有成效。在签署“一带一路”框架协议后,两国双边贸易、金融、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人文交流等领域合作都在不断扩大。中国政府致力于同尼泊尔开展各领域合作,尼泊尔也能够从中国取得的巨大社会经济进步中获得巨大的利益。加强互利合作,促进共同发展,是我们的共同愿望,符合我们的共同利益。
胡键提到,“一带一路”建设中,各国的政治体制、政治价值取向、社会制度、政治传统、民族宗教、历史文化等都不一样。政治的差异性、民族的复杂性、文化的多样性、宗教信仰的复杂性等,都会使“一带一路”在推进过程中产生相应的风险。
因此,我们必须消除风险源,避免风险的形成。加强对相关国家政治走势的研究,加强对沿线国家青年一代的教育培训,通过人文教育的交流,使沿线国家的青年一代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价值,进而正确认识“一带一路”的实质。在外交上要提高中国外交的斡旋能力、协调能力,提升中国化解地缘冲突的能力,努力消除潜在的负面政治作用。
刘倩指出,通过此前北师大进行的一项调查研究,“一带一路”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积极作用是显著的,但也存在一些方面的问题,如“一带一路”的国际传播能力依然较弱、对外传播话语信息不对称、体系构建对于非经济因素的重视不够等。
为提升“一带一路”对外话语传播效果,助力中国国际话语体系构建,她提出几点建议:首先,推动“一带一路”对外传播渠道的多元化,突破国内媒体与海外媒体隔阂,实现信息共享,共同打造“一带一路”数字媒体传播平台。其次,推动“一带一路”对外话语传播内容的精准化、立体化。在精准化方面,要注重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翻译合作,根据当地文化和受众心理来谋求翻译的精准化;在立体化方面,建立以详实数据、具体事例为基础的“一带一路”对外话语体系传播案例库和对外宣讲专家团队。第三,适度增加教育援外项目,重视通过教育援外项目培养一批支持“一带一路”倡议的“亲华、友华、爱华”的留学生人才,使他们逐渐成为合格的“一带一路”对外传播者。第四、发挥智库作用,提高专家学者国际发声能力,发挥智库在构建“一带一路”对外话语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助力话语权提升,做国际舆论的引导者。
雷曼认为,中欧双方的合作很有必要,而且也有利于双方发展。中国有必要让欧洲人更好地理解“一带一路”是什么。中欧双方互相依赖,为什么中国和欧洲不一起制定一个发展跨亚洲经济走廊的战略呢?这将带来合作机会,对各方都有利。其次,“一带一路”为东欧成员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以前,欧洲进口的大部分商品是从西欧进入的,西欧是最大的经济体和主要的交通枢纽,但“一带一路”可能改变这一情况。因为中国的“一带一路”是从东欧进入欧洲,这有助于推动欧洲基础设施更加平衡和均衡的发展。
万劲波就“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谈了三点想法。他提到,首先,科技创新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其次,“一带一路”建设为科技创新合作提供广阔空间,世界经济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我国对外开放的外部环境发生新变化,传统开放型经济的比较优势受到削弱,必须加快从低成本竞争转向以创新为基础的合作共赢模式;最后,科技创新合作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持久动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深刻影响国际经济和产业分工格局调整,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但世界经济新的增长动力仍未形成,创新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
王晓泉主要谈了民心相通的问题。他提到,习曾指出,要聚焦重点、精雕细琢,共同绘制好精谨细腻的“工笔画”。而人物工笔画,讲的其实是民心相通。搞民心相通是我们的短板,这严重制约了“一带一路”的发展。民心不通为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多潜在威胁,我们对很多地方的习俗,特别是教习俗并不了解。了解别人、尊重习惯,学会适应当地的习惯,这些都是在“一带一路”的过程中需要完善的。
他强调,我们要不断扩大人文交流与合作,不仅要注重与高层的记录,也要沟通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民间的感情,达到民心相通;其次,中国商品所承载的文化在民心相通中是非常重要的,沿线国家居民是从中国的商品中认识中国的,我们要在将商品销往沿线国家的时候,有选择性地去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的哲学。
乔斯林用了几个故事讲述了“一带一路”的实际影响。她分别讲述了跨境贸易带来的爱情故事、中欧班列如何将农民变成商人,以及中欧铁路成为波兰人民实现中国梦桥梁的故事。她总结道,这些人都因为“一带一路”和中欧班列找到了灵感和梦想的方向,通过分享他们的成功故事,我们可以为世界各地更多的人提供新的途径,并鼓励他们在一带一路和快速发展的基础设施的帮助下,将自己的梦想付诸行动,他们将以自己的方式成为新丝绸之路的英雄。
熊炜提到,五年来,在中欧双边关系发展中,“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为新的动力来源。欧洲很多国家对一带一路的态度最初是观望和不了解,现在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一带一路”倡议正在重塑中欧经贸和政治关系,而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终端节点,中欧合作也必将影响欧亚大陆的地缘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
他还强调,目前,铁路运输在中欧双边贸易中所占的份额很小,大约仅仅是贸易总额的2%,这也恰恰表明,中欧班列在促进双边贸易方面大有潜力可挖。而且更重要的是,中欧班列还不只是建立了一条新的贸易通道,它还将有可能重塑物流体系,与之相关的投资还将改变一些领域的“游戏规则”,从而带动产业链变化。相信通过更进一步的中欧务实合作,一些欧洲人针对“一带一路”的疑虑也定会打消,而中欧班列在中欧经贸合作中的引领和标志作用也将会越来越明显。
姚培生谈到,“一带一路”工程启动五年,成果显著,前景看好。但要达到真正的“五通”(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需要一代接一代人持久艰苦的努力,因为这个工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现在支撑带路平台的骨架已经形成,今后需要做的就是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个项目。以中哈合作为例,两国政府在2014年就共同商定了51个合作项目,合作协议额超过200亿元美元。中哈间“一带一路”项目合作意义重大,关系到整个亚欧大陆的联动发展。因此,我们要利用好已形成的良好开局,对接好双边的每个项目。
尼古拉从教育等几个方面对“一带一路”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思考。他认为,目前,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和访问学者来中国进行交流甚至是参加学位课程,那些在中国和其他“一带一路”倡议国家在研究“一带一路”的人可以在研究项目的时候进行教学,帮助不同领域的初级学生和研究人员学习“一带一路”。与“一带一路”相关的课程和专业在中国的一些地方已经开展,因此应该传递并在其他“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进行尝试。
他总结道,我们现在在全球如此相互依存。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未来发展而言,重要的是尽可能接触到经济和公共生活的关键领域,我们为来自欠发达地区的学生,年轻人、企业家、政府人员和普通群众发声。这就是“一带一路”的想要呈现的:创造团结,并克服物质和我们现在心态的限制。
许勤华认为,对于“一带一路”这个历史性倡议,绿色发展表现在更为宽泛的层面。首先,绿色发展表现为项目拓展的高效性;其次,绿色发展表现为项目受益的公平性;第三,绿色发展表现为项目合作的智慧性。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一带一路”倡议,为国家和地区创造更多的绿色公共产品,将有效推动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落实。绿色技术的推广应用,是具有最大提升潜力的重点领域。
她还提到,中国近年来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指数上大幅度提升,这表明中国正在通过创新发展路径,探索并逐步开辟了一条适合发展中国家特点的绿色可持续发展路径,这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示范模型和经验。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坚持以习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习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爱游戏平台,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